几个月前在新加坡某个闻名的摄影网站看到有个婚摄高手上载的照片,因为照片有一点后期制作所以有些好奇的网友便问他那是怎样弄的,高手当然不肯透露方法啦。于是他便回答基于商业理由不便透露太多,结果引起的许多网友没来由的奚落,更有知道那个后制手法的网友公开那个技术来讽刺对方。
世事就是如此,有好东西想要跟别人分享总是好的。但是人总是贪,给了很多还要更多恨不得全部都要了。P/S:后来发现其实那个所谓的秘密后制技术一点都不难。哈哈哈~老实说我当时真的也很想知道。
话说泡泡茶之热已死去了多年之后近年岛民一直在寻觅替代神话的商品,于是甜甜圈在一堆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岛民的新宠。大家争着买卖甜甜圈,乳酪的,咖椰等等奇异口味一大堆而不再只是巧克力或者七彩糖粉了。
小时候倒是喜欢蛮喜欢的,不过那时候吃的是番薯制成的。味道跟健康指数肯定比这些新贵好太多了。 
最初接触外国甜甜圈要算是在外国漫画了,心想那些外国人怎么也跟我们一样喜欢吃这个番薯圈啊?真奇怪。再后来呢是上吉隆坡念书的那几年,总看到半山岜巴士总站里头那间Dunkin’ Donuts生意永远是那么好,我却是从来没光顾过。往往看到友族同胞买上巴士吃得津津有味,不过那种食相我倒是不敢恭维哩,满手满脸巧克力糖浆。。。再更近一点要算是看到The Simpsons Movie那个宣传片里头的巨型甜甜圈了。
到底它有什麽吸引力呢?而这次的热度会维持多久呢?上次老头也在泡泡茶热插过一脚,希望他这次不会重蹈覆辙吧。我不要卖甜甜圈。(上次是奋力抵抗才能幸免于难的咧~)
如果你病了,你会选择去什么地方看病?诊所(CLINIC) ,政府医院 (HOSPITAL) ,还是中间的综合诊所 (POLYCLINIC)。综合诊所通常是贫民老百姓的另一种廉价的选择。偏偏这地方永远是挤满病人的,为什么呢?因为总有很多有钱人在为自己打算。怎么说呢?因为这里跟政府医院一样都有津贴啊,还有就是如果病情严重而由这里转去政府医院的话那价钱会更便宜。讲了这么多到底为了什么呢?因为看倒很多有钱人总在那里为自己铺后路,要是有什么事的话可以节省金钱呐!当然,节俭是一种美德,我不反对。不过剥削员工的无情冷血的人做什么都是让人觉得面目可憎的。即使是节俭这种美德也会被他们丑化。(不过,他们也有权让臭钱继续在家发臭的,因为有人发明了人权。)
那天在朋友家看着她跟大哥的谈话。大哥说:“我刚才喝了许多色酒不过我没醉哦。”他真的是没醉的,这看在任何人的眼里都知道,他只是碰到了些许不如意的事而找到了抒发心情的时机而已。
我不善喝酒不曾醉过,但我知道黄汤下肚有些平时不知如何启齿的事都能有勇气一一的“娓娓道来”。听大哥说出心里的种种委屈与困惑也让眼浅的朋友哭了出来。朋友说无奈时间不多,不然会跟大哥多聊些。这些年身为长子的大哥背负太多太多责任,要为家中年幼的弟妹树立榜样,不能轻易曝露软弱的一面(大多数有责任感的兄姐的想法都是如此的吧。)。我家里的老大也是如此,永远都是把自己想象成冲锋军那般,以为所有事情只要他冲在前头那在后头的我们就会轻松些。其实这已经是不合时宜的思想了,毕竟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有什么是不能共同分担的。没听过一根筷子的故事吗?
照片取自wikipedia马来亚铁道局最近悄悄改变经营方式了。话说不久前开始设立上网定购火车票服务,我当然乐不可支咯。我乘搭火车的次数是相当频密的,因为不想太赶所以通常都会选择到新山乘搭夜班火车回家的。但是往往会为买不到车票而烦脑。
上网购票的服务无疑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岂知最近铁道局似乎“后悔”跟上时代的脚步不再鼓励乘客上网购票而使出出了一套黑心手法来赚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的血汗钱。逼我们购买贵票,比如说我的起点是新山终点是昔加末但是我却不能购买昔加末的票,我只能买到金马士的票,也既是说我得多付更远的旅费。这是什么样的方针。要买的话就只能到柜台去,那这个网站购票的目的是要来干嘛的,跟骗钱有何分别?如果说上网购票会让你们亏钱,那何必推出呢?
长期乘搭火车莫说不见服务跟硬体素质的提升,反而越渐落后。冷气时而过冷时而没有,电视机的声量在深夜时段仍然“如雷灌耳”,自动门坏了不修理半夜人来人往的时候那个门的开关声简直是刺入耳朵般的响天雷,每一站没有明确的标明地点名字(车站都是昏暗不堪的),车长时有时无的播报地点名字完全是看心情的,至于那个播音系统更是残破(对不起,播出来的声音真的都是破音哦。)。说了这么多只能说是发泄自己的不满而已,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投诉是没有用的。就算有人提出,最后“他们”最多提出理由来反驳而不是提出解决方案。或者沸沸扬扬讨论几天,几个星期然后就不了了之咯。